来源: 潞安化工集团网站 时间:2024-10-02 16:55:32
回眸凝望,发黄的矿灯照亮了幽深的巷道,留下了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串串脚印;工作面的炮响和锹镐之声,都镌刻着一段段难忘的故事,构成了我成长道路上的一道道风景线。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。不知不觉中退休已有十多年了,在我心里,石圪节煤矿不仅是我为之奉献一生的工作单位,更是一种荣耀,一种精神。穿越时光的隧道,情不自禁地勾勒起我那些往日的记忆。
在岗38年,我最怀念的是当班长的时光,那是我一步步成长的印记。1972年12月,通过社会招工,我到潞安石圪节参加了工作,分到石圪节采煤二队采煤三班,采煤班又分三个采煤排,一排是屈天富,采煤二排是金彩生,三排就是我所在地方。那时候,每天上下班,广播里传出石圪节那个队哪个排出煤多少,基本都是一排二排出了多少煤,基本听不到我们采煤二队三排的广播。我这个人从农村出来的,也不怕苦也不怕累,就怕广播里没有我们采煤三排,凭着学习先进、追赶先进、争做先进的不服输精神,通过分析采煤工序后,我给班长提了个意见,我排要想产量高,必须加强打柱。建议被采纳后不到半年时间,在广播里陆陆续续听到我们采煤三排今天完成了多少煤,再后来广播里百分之九十是我们采煤二队三排了。
1973年12月,那个时候我刚23岁,成为了石圪节最年轻的班长,好多人都很羡慕我,年底胸前带红花,开会也是坐在前头,心里觉得很光荣,但自己知道,肩上责任也比以前更重了。
来矿三年后,我准备回家探亲并结婚。探亲申请刚提交上去,得知了工作面要搬家的消息,我们队当时提出“搬家不停产,搬家不减产”的口号,我果断放弃了回家的想法,决定继续下班,并带领全班,下班后给新工作面扛柱子。一直到了1975年年底,又是搬家,生产任务又重,后来因为一个伤病,抽时间回去结了婚,结婚后就赶紧往回返,主要是当了班长以后,对班组安全和生产任务,实在不放心。
我当了整整五年的班长,在这五年时间里,我这个班是矿上的先进班,局里的先进班,我个人也年年都是矿上的劳模、局里的劳模。我当班长期间,每天比工人早下去十分钟二十分钟,进到工作面后,看哪个地方危险,哪里地方顶板不好,哪个地方重点需要管理,心里先有数了,本着“多说一句话,多提醒一句,就能减少一起事故”的原则,全班没有一个断手指头、断腿的,没有发生一起事故,这是我心里最大的安慰。
由于我在工作中能吃苦,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,我入团后,很快被列为入党培养对象。1974年,我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。后来,由于工作需要,1978年12月,我担任采煤二队党支部书记。1979年荣获全国“新长征突击手标兵”。1982年,石圪节上了综采设备后,我到了综掘队任书记,这不仅是对我过往工作成绩的认可,更是赋予我新的使命和挑战。这段时间里,我努力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,倾听他们在安全生产、薪酬福利、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诉求和建议,主动为家庭困难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帮助,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,把温暖和关怀传递到员工心间。
1990年至退休,我先后担任班组科科长、安调科科长、居委会主任等职。不管在哪个岗位上,我都勤勤恳恳、踏踏实实,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, 尽责地圆满完成各项任务。
过去的故事,如云如烟般都载入银色的发丝上,都融合在回忆不舍的泪眸中。从刚上班时,材料靠手拉肩扛,劳动工具是大锹、锤子和洋镐,到现在采煤工艺的革新、采煤设备的升级,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;从藤条编织的简陋安全帽,抗不了风寒的一年一身工作衣,到现在秋衣秋裤、绒衣绒裤、洗头水、沐浴液、香皂肥皂等,福利越来越好;从吃玉米面疙瘩,每月精打细算的白面,到现在种类丰富的班中餐、人人不稀罕的鸡蛋和火腿肠,井口的班中餐随便吃,不断的变化,浓缩了潞安在创业初期走过的艰难岁月,凝聚起艰苦奋斗、自强不息的发展力量,成为潞安砥砺前行的精神沃土。
作为一名潞安人,特别是一名石圪节老矿工,我尤为自豪,希望把石圪节精神代代传承下去,相信潞安一定会带我们走得更好、更高、更远!
(文/图 吴宁)
责任编辑:郝佳丽
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
网站内容维护:集团新闻中心
Copyright : 2013-2021 Chinal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
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,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转载